▌编者按:
闽南理工学院自1998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定位,秉承“正大气象、厚德载物”的校训,学校在27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依托行业、面向基层、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值此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之际,各二级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了迎评自建工作,为展示各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建设成效和特色亮点,现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系列专题,持续分享经验做法,共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期聚焦的是: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在23载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承“正大气象,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育人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学生中心为本,以外语为主、商务为体,以跨文化为桥、数智技术为梁,坚持“五育并举、四教融合、四化特征”的人才培养思路,努力培育服务国家海丝之路战略、服务区域地方商贸文旅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我们坚信,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海丝之路”、践行人类文明互鉴、加强国际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促进福建-泉州区域地方商贸、文旅繁荣,离不开具有铺路架桥通世界民心作用的外语,语言是人类心灵之窗,不仅通事,而且通心,是世界文化商贸沟通的桥梁。我们愿借国家高水平改革开放的东风,福建海洋经济发展之势,发扬爱拼敢赢的闽南精神,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闽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前身英语系始建于2003年,时招收专科应用英语(商务方向)专业学生。2013年设置本科商务英语专业,2015年更名为外国语学院,2016年设置本科翻译专业,2017年获得商务英语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设置本科阿拉伯语专业,2020年获得翻译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2022年获得阿拉伯语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配有数字语音室、高端语音室、云端桌面语音室、多功能语言实验室、智慧语言实训室、智慧云网络语音室、商务谈判室等20多间校内教学及实践场所,同时购置了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智能口译教学平台、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单证实训系统,软硬件条件优越。
外国语学院以根植八闽、汇语融商、通中鉴外、丝路传声为定位,将明德修身、博言广识、商通文达、知行致远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立志于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商贸文旅、翻译、国际交流的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开设有商务英语、翻译、阿拉伯语专业。
商务英语—AI英语,数智商务,语言经管,交叉融合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经济学、管理学等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思辨与创新创业能力,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在经贸、教育、外事、文化、旅游等领域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商务翻译、英语教育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翻译—数字赋能,善语巧言,商贸文旅,文化外宣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扎实英汉双语基本功与人文科学通识,掌握实用文体翻译方法与技能,熟悉现代化翻译技术的基本应用,并拥有良好交际、思辨、创造、独立、协作、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对翻译及相关行业的需求,能在商务、法律、外事、文化、英语教育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阿拉伯语—阿英双语,文化融通,商贸赋能,丝路逐梦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福建地区独特的地缘优势与发展需求,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阿拉伯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阿英双语语言运用能力、商贸实践能力、跨文化沟通与国际传播能力、数智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力、思辨与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经贸、外事、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始终致力于服务公共外语教学,精心打造了完善的教学体系,以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学习需求。学院目前设有公共外语第一教研室、公共外语第二教研室、公共外语第三教研室以及日语教研室,各教研室分工明确,各具特色。
公共外语第一教研室专注于工科学生的外语教学,结合工科学生的学科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中提升外语应用能力。
公共外语第二教研室专注于文科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文科学生提供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阔的文化视野。
公共外语第三教研室全面覆盖艺体类学生及专升本学生的外语教学需求,针对艺体类学生的艺术特长和专升本学生的特殊需求,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外语学习中获得充分支持。
日语教研室专注于日语教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日语语言学习和文化体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各教研室的协同努力,外国语学院致力于为全校学生打造高质量的外语学习平台,助力每一位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外国语学院党委以政治思想为引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1244”模式开展党建工作,结合外语专业特色,全方位培育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党委下设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现有党员80名,其中教师党员29名,是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学生党员51名,为党建注入青春活力。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学生党支部精心打造“党员微党课”、“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等,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思政内容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中,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以实际行动彰显外院全体师生党员的责任担当。
一个目标
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的建设,以培养具备深厚家国情怀、扎实外语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目标,让外语专业学生不仅能讲好外语,更能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双线融合
(1)专业+思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足外语专业特性,在教学各环节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实现外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培育能以专业知识传递中国价值的外语人才。
(2)校企+共建--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学院党委携手企业共建平台,为企业提供多语种翻译、跨文化商务沟通培训等服务;企业为学院设置工作业务实践基地,助力学院学科建设紧跟行业前沿,推动党建从校内走向社会,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横四纵
四大路径提升政治领导力、四维协同提升思想引领力、四好工程提升基层组织力、四大战略提升师生号召力。坚持党建思政领航,聚力党建+人才逐梦,打造多元文化交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迎新生
△毕业论文指导帮扶
四有四新
通过办有灵魂的党建教育、创有匠心的文化内涵、建有特色的外语专业、育有自信的应用人才,将“思想引领+专业教学+红色实践”有机融合使政治建设达到新高度、思政工作焕发新活力、党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学院发展迈向新高地。
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基于时代需求与自身优势,明确了多个重点发展方向,围绕学科建设在多方面持续发力,成果丰硕,取得了较好成效。历年来,成功获批多项国家、省、市校等各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及教材,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外国语学院秉承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始终坚持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参与地方涉外事务,不断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服务社会的方式和内容,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翻译和语言支持服务,构筑起语言沟通交流的桥梁,多方位、多层次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交流贡献着重要力量。
△海博会现场翻译
△鞋博会现场翻译
△石狮税务局竞赛培训(英语)
△南安电子商务师培训(阿语)
展望未来,外国语学院将继续秉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语言之花在服务社会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外国语学院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教赛融合”的理念,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构建了校级、省级、国家级多层次,英语、日语、阿语多语种,语言、文化、商贸多元化的特色竞赛体系,为学生搭建起展现语言风采、提升综合素养的广阔舞台。
△2024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
△十一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2023福建省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
△ 2023福建省高校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外语技能大赛
△2024“理解当代中国”外语能力大赛
△2024“理解当代中国”阿语金奖
学院积极与行业企业机构合作,邀请企业参与竞赛指导和评审,将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深化竞赛实践内涵,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与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力求实现竞赛成果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近五年,学院在学科竞赛领域成绩斐然,累计荣获校级以上奖项806项,其中省级、国家级等奖项294项,凸显了学生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竞赛改革,不断创新竞赛形式和内容,提升竞赛质量和水平,实现多元学科跨界融合,理论实践同频共振,不断促进学院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贡献力量。
学院大力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以专业特色为中心,举办形式各异的学生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素养及组织协调能力等,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
△暑期社会实践
△建党百年师生合唱
△体育节暨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
△第十五届科技文化艺术节
△第二届师生健步走活动
△学院第一届田径运动会
△第一届模拟联合国大会
△唱响自由之声歌唱比赛
△薪火相传二十大团立项活动
△团体心理剧
△啦啦操联赛